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简介 > 正文

地坪材料展会2025年

  

  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是全国最早的小商品市场之一,主要经营百货、玩具、工艺礼品等,市民们喜欢来此置办年货。 记者 杨 辉 摄

  路桥从十里长街漂走了,

  漂到一个更宽更大的地方。

  这个地方,

  又给我们讲了一个全新的故事。

  老的故事,远没有结束。

  新的故事,开头却引人入胜。

  关于路桥经济中心漂移,对于路桥人来说,是一个大故事。这个故事已经讲了20多年,至今,尚未结束。

  中国发展的故事大多从经济开始,路桥也不例外。上个世纪80年代,小五金和日用品生产重现路桥。短短时间里,制造廉价日用消费品的家庭作坊业迅速扩大,之后,工厂出现。

  在这样的生产背景下,便捷的流程渠道显得很关键,以马路市场为主的商贸形式,及时填补了经济版图。因此,路桥的马路市场在改革开放初期蓬勃发展,到后来,演化为各类专业市场。

  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集市,膨胀到商业繁忙的城镇,继而支撑整个台州更大的需求——路桥经济中心的漂移、设区,也是台州经济发展的趋势。

  改革开放后,路桥的各类专业市场成为当时家庭作坊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保障。据统计,改革开放初期,仅钢材一项,台州工业所需钢材每年约12万吨,国家计划分配给台州的只有0.7万吨,仅为需求量的5.8%,剩余的基本靠专业市场提供。

  这就是关于路桥市场故事的大体脉络。市场逐渐成了这座城市的身体,既集聚了人气,又活跃了气氛。接着,大量的公共、商业、居住建筑逐渐集聚扩散,路桥的市场商贸变得更加热闹、具体。

  集市风景

  关于路桥老街,也就是十里长街,是一个长久的故事,长到很多人已经记不起它的起源。

  讲故事的人,只能是一个老人。

  王平几乎在老街度过了一生,直到孝敬的子女“强行”将他住进楼房。在他长约近一个世纪的记忆里,前段可延伸至祖辈生活的民国时期。

  出生以前,王平的命运早已注定,接管父辈的药店,祖父清朝时是一位郎中,后来在老街买下一间小药店,创立家业。

  “十里长街”起源于南宋,鼎盛于明清,是路桥商贸历史发展的见证物。

  在祖辈流传的故事中,那时的老街已经繁华。与现在敢于创业的路桥人一样,简朴而富有生气。

  王平是听着家族故事长大的,经历了一生之初美妙的时光,那也是老街的鼎盛时期。父辈接替祖辈,王家的小药店努力经营,也是老街最富有生气的门面之一。

  老街北起河西街,南到石曲街,包括七个街区,总长度在三公里以上,故称为“十里长街”。老街的产生可追溯到东汉在这里设立邮亭的时代,迄今约有2000年历史。南宋赵构因其“路即桥、桥即路”,赐名“路桥”。乾隆年间,路桥商贸鼎盛扬名。“十里长街”也就成了路桥历史与商贸经济的缩影。

  在十里长街上,熟知老街的王平还是可以找到过去老街经商的痕迹:如在河西街卖蒲鞋(故称蒲鞋巷);卖羊在三桥巷;卖肉巷(文人改为话月巷)卖猪羊肉;削箸巷(小芝巷)卖筷子;粜糠桥(新安桥)上粜糠;卖猪桥(卖芝桥)上卖小猪;磨石桥上卖磨石。

  民国时,黄岩县的工商业主要集中在路桥。老街周边,“大街小巷有各种商店820家,集市日摊位2100多家。米店、杂货店、铁器店、成衣铺,后来也有了新兴的店铺,如照相馆、邮政代办所。”

  在这条老街上,王平见到了很多新鲜玩意,洋火柴、洋皂出现在街头。当时,有商人摇着小船,经南官河,把上海的商品运到路桥,再由本地小贩挑到各地卖。

  在老街磨石桥与下里桥之间,有一长路廊,旁边就是快船埠头。往返于路桥的,有从黄岩县城、海门、温岭及各乡镇赶市船只50多只,还有来自天台、仙居的长船2只。其中,黄岩快船4只、温岭街快船2只、金清港快船2只、海门快船2只;还有路桥和其他各地的船只。外面世界的物品,很快便能通过老街,出现在台州各地。

  上世纪80年代初,老街陆续出现了一批五金店,周围村庄中则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。当五金店越来越多,路桥的经济中心从老街漂移,开始向外扩张。

  1984年,路桥五金城建成。之后,新的市场带动了另一市场时代,老街结束了它最好的时光。从此之后,它成为一段记录时光的旅游坐标。

  在王平的老房门上,红色圆润的门牌已经磨损,年代稍久,却让老街的色彩更为突出,那是一种从铜零件、铁零件脱落下来的金属尘屑。

  90岁的王平对老街充满感情,他不舍老宅和老街。时光的河流在屋外流淌,他与老街走过了属于自己的一段。

  赚钱机会

  刘伟的五金摊位设在五金城的一个门口边上,金黄色铜质的零件堆满了半间屋子。刚赶上吃饭的点,一个老头蹲在门口数铜件,一个阿婆坐在屋里收拾卫生,老板娘坐在办公桌后按着计算器,偶尔发呆,望望门外。

  天气冷,又赶上过年,市场里有些空荡荡,路边有几家店铺早关门了。不比以前,市场鼎盛时期,人来车往,还都是全国各地的牌照,汽车、货车上甩着一袋袋五金产品。

  产品发售最多的时候,刘伟每天不停地打包和发货,运往汽车站,销往全国各地。

  固定的大客户有十多个,每年的订单五六十万元,小单子也不少,顾客们走马观花,有时为了寻找自己的型号,就停在店门口自己找。

  “店多隆市”,市场里不少店主都这么认为。路桥区各类市场繁荣,大家瞅准自己的定位,纷纷进驻,抢占好的摊位,“大家都吃这碗饭,这样能互相作用”——无论做的生意是大是小,都能在市场里谋得利益。

  利益把刘伟吸引到五金城。他用一笔不菲的租金,将生意安营扎寨在这里。这么多年了,“老生意都知道我这家店,就像手机号码一样。”

  其实,刘伟的店铺也是经历多次转移才到现在这个位置。2000年之前,他也曾在像马路市场一样摆摊,最初生意不错,几年之后,变得不稳定,他就在外面租了一间小门面,渐渐好起来。

  再后来,这里商业兴起,房租也不断提高,酒店、餐饮、银行取代了不少金属和塑料产品,逐渐成为这一片的主流,刘伟决定另找店面。后来,就一直在五金城里。

  从第一代最简单的马路市场开始,路桥的专业市场大多经历了搭棚、占摊经营等,逐渐升级至现在的二代市场。而今,越来越多的“高大上”市场后来者居上——这让“前辈”市场显得步履蹒跚。

  已经不是最好的时候了。但刘伟的手也一直没有闲着,一手把簸箕抵在地面,一手把铜件拨过来清点,数完一个数之后,倒入麻袋。

  饭点已过。一个带着眼镜的男人到门口,照着手中的纸条,报了几种产品名字,刘伟说,都有,对着纸条上的条目,在架子上一下子找了出来。

  老生意了。刘伟说。忙完之后,他终于开始吃饭。

  创客突围

  两年前的一月,施通利令人意外地砸下1.55亿元,买下路桥区财富大道以西、一号路以南地块——5公顷、土地使用权40年。

  那是跟眼下差不多的一个寒冬,尤其是对传统的制造业,沿袭十多年的路数终有尽头——产能过剩、利润萎缩、招工困境……在制造业经济版图上,对另一方路桥市场人而言,也有忧虑。

  与全国的其他市场一样,路桥的市场也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,面临着需求不振的困境,不同的是,路桥的市场也处于创新图存、另辟蹊径的转型期——“这是一个绝好的时代,让我们有机会将传统市场升级换代。”施通利说。

  施通利在这块5公顷土地用途一栏上,填报的是,批发零售用地。这就意味着,将有一座新市场崛起。

  1989年五金城起步,粮库路摆马路市场,1999年上海投资楼市,2004年投资物流业,2009年开发市场——施通利的市场创业经历,几乎伴随着一部路桥市场经济简史。

  很多路桥人的印象大概是这样:造一体量巨大的建筑,将内部空间隔成一间间铺位,然后出租或产权出售。

  经营户可以相对自由随意地装修自己的铺位,而且被默许挖空心思地占用铺位前的公共通道,不时还有背着黑色塑料袋或是蛇皮袋的人穿梭市场……

  路桥很多专业市场都是村办市场,体量不大。如今,虽然部分市场在硬件设施上有所改善,但由于规划滞后、设施落后,缺乏市场品牌竞争力及物流、会展和电子商务体系形成的服务功能竞争力。

  在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贸业的冲击下,传统的专业市场也受到冲击。

  施通利一直在想,如何创新求变方能寻得出路。致力于商贸转型升级的台州财富商贸城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后,确定了“把专业市场mall化”的定位,在专业市场的基础上,结合一些大型商业地产项目“shopping mall”的模式,打造“专业市场shopping mall”。

  “在不断调研求证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,专业市场要加上体验式消费,必须要增加大量的配套设施,比如引进一些大型的餐饮、休闲娱乐等,这样更能体现体验式,实现体验式。”施通利说。

  如今,在路桥财富大道西侧这块5公顷的土地上,正在兴建一个“市场综合体”商城,这座被取名“台州财富商贸城”的智能化电商城,将融入批发、休闲、娱乐多重功能。

  在施通利的期望中,“财富商贸城”是一个象征,能说明路桥经济中心的兴起原因,也包含着今天路桥市场中心漂移的状态。

  这座商贸城未定的命运,就像路桥漂移的经济中心,其多重可能性,不仅激发着路桥市场人的想象,也强化了人们的期待。

  

  位于路桥西迎宾大道的浙江方林汽车城,设进口汽车专卖店、四位一体汽车专卖店、综合汽车专卖店、综合汽车展示厅等,市场硬件设施、场馆布局在浙江省内和汽车市场堪称一流。记者 杨 辉 摄

  路桥有各类市场近80个

  路桥商贸历史悠久,宋时便“商贾云集,车马辐辏”,“无街不市,无巷不贩,无户不商”,渐有“百路千桥万家市”、“商贸之都”之美誉。

  目前,专业市场是路桥地方经济特色,已形成以中国日用品商城为龙头,以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、浙江东南副食品批发市场、台州电子数码城等为主体的生活消费品市场群体;以路桥建筑装饰城、路桥钢材市场、台州市机电五金城、台州市塑料化工市场、浙江方林汽车城、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等为主体的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群体;以台州市蔬菜批发中心、路桥中心菜市场、路桥水果批发市场等为主体的农副产品市场群体。

  截至目前,路桥有各类市场近80个,其中生活消费品市场52个,生产资料市场22个,生产要素市场2个;超亿元市场20个、超10亿元市场10个,省重点市场1家、省区域性重点市场5家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26家。

  ●中国日用品商城

  位于新安西街,占地面积120亩,建筑面积11.1万平方米,总投资4.5亿元。分八大交易区,主要经营服装、羊毛衫、百货、塑料制品、化妆品、棉布、家具、针织品、办公用品等各大类2万余品种,日上市摊位数2671个,电梯、自动扶梯、自动报警、消防灭火装置等现代化设施俱全,联托运一条龙服务。

  ●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

  位于市场街,是全国最早的小商品市场之一,占地面积4.4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3.9万平方米。市场主要经营百货、鞋类、箱包、针织品、棉布、窗帘、床上用品、玩具、工艺礼品、毛线、服装等15大类2万多种商品。日上市摊位3030个,年成交额52.04亿元。2009年,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扩建后,市场总体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,5层市场式市场,工程分三期进行,总投资9.3亿元。

  ●浙东南副食品批发市场

  位于南洋路,市场建筑面积2.337万平方米,固定摊位509个。主要商品有:副食品、干果、南北货、日用品、调味品、饮料、滋补品、酒、烟、炒货等10大类,近3000多个品种,设四大交易区,日上市人数达4~5万人。客货电梯、电视监控、宣传橱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。是浙东南沿海地区副食品行业最大集散中心,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专业市场、省级文明市场,年成交额10.26亿元。

  ●浙江方林汽车城

  位于西迎宾大道1号,占地面积180亩,建筑面积10.4万平方米,营业面积4万平方米,总投资1.8亿元。市场内设进口汽车专卖店、四位一体汽车专卖店、综合汽车专卖店、综合汽车展示厅、机动车检测维修厂、信息处理中心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、微机管理系统、宽带上网服务、停车场、餐饮服务等一应俱全。市场硬件设施、场馆布局在浙江省内和汽车市场堪称一流。

  ●台州电子数码城

  位于腾达路699号,占地30余亩,总建筑面积11.411万平方米,市场营业面积4.5万平方米。市场共有铺位1625个,商户800户,从业人员3000余名,日人流量达1万人次,节假日最高人流量达5万人次,年市场成交额13.38亿元。它是目前国内规模第三,华东区单层商业面积最大、总体规模最大、档次最高、商业氛围最浓、商业流通模式最为先进的消费电子类产品专业交易市场。

  ●路桥建筑装饰城

  位于商海街、银安街、腾达路交汇处,占地面积180亩,建筑面积15.87万平方米,总投资3.7亿元。拥有灯具、陶瓷、五金、装潢、水暖、墙纸、板材、家具等十大交易区,内设标准营业摊位1910个,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,其他配套设施2万平方米。经营数百大类、上万个品种,市场配套服务设施齐全,为浙东南建筑装饰材料的重要集散地和批发中心,年市场成交额11.62亿元。

  ●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

  位于路院路1号,总建筑面积3.8万平方米,目前营业面积2.8万平方米,内置豪华二手车交易区、中高档二手车交易区、经济型二手车交易区,进行分区经营,方便消费者购车选择。拥有160个摊位,同时办证中心、计算机处理中心、停车场、汽车维修中心、闭路电路监控等一应俱全。2009年市场成交额达10.11亿元。

  ●台州国际塑料城

  位于泰隆街1288号,占地234亩,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。塑料城首创大塑料概念进行商品交易。市场有18.9平方米标准铺位1500个。经营塑料五金电工产品,厨卫家居用品,酒店用品,玩具工艺礼品,塑料农用制品和塑料日用品、塑料电器,是中国第五代专业化市场的典型代表。

  ●路桥富仕广场

  位于南官大道与富仕路交汇处,总建筑面积5.745万平方米。市场主要经营珠宝、家电、家私、服装、鞋革、箱包、针织、百货等八大类,近万种商品。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。2009年市场成交额达16.49亿元。

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