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05月,福建泰宁,一群世代在悬崖峭壁上讨日子的江西的药农,在悬崖种植铁皮石斛。药农在在悬崖种植铁皮石斛,靠得不仅仅是胆量,熟练技巧是立身之本。放绳,下落。再放绳,再下落。孔令根一手拿着小铁锤,背上是装满石斛苗的塑料筐,悬在300米高的峭壁上,种植石斛苗。连续一个多月来,他们每天都这处海拔300多米的峭壁上劳作。
峭壁上的种植和插秧类似,只是小苗不是插在泥土里,而是用铁钉将小苗的根部钉在岩壁上。其中的诀窍全靠经验:每两棵苗相距约20公分,苗根与岩壁必须保持适当的松紧度,松了,小苗无法扎根,会被晒干;太紧,无法呼吸,也会死。种一棵苗,需要一至两分钟。
铁皮石斛,俗称“吊兰”。唐代开元年间,道家经典《道藏》就把铁皮石斛与天山雪莲、三两重人参、百二十年首乌、深山灵芝等称为“中华九大仙草”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铁皮石斛因可促进腺体分沁及脏器运动,而具有生津、降血糖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。
然而,铁皮石斛的自然产量极为稀少。它们只生长于半阴湿的悬崖峭壁上,自然状态下,从种子萌发到采摘期,通常需要3至5年。孔令根所做的工作,就是将在大棚中培育好的铁皮石斛苗,重新栽种在丹霞崖壁上,驯化3至5年后,使其回归到野生状态。
孔令根今年44岁,是江西赣州石城县珠坑乡坳背村人。江西石城因盛产药材,许多村民自小上山采药,练就了一身悬崖播种及采摘的绝活。今年3月,一个温州的老板把孔令根和几位村民请到福建泰宁,专门在丹霞地貌的悬崖峭壁上驯化种植铁皮石斛。孔令根说,过了他这一代人,就再没人从事这项高危职业了。
但在孔令根看来,这个赖以谋生的悬崖走壁的本事没什么诀窍。“就是胆大心细,熟能生巧。”眼下,他们最大的障碍是要在5月前完成播种。泰宁县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气候,每年三至六月为雨季,尤以五六两个月的降雨强度大,且雨量集中,如果不在之前完成种植,这批铁皮石斛就很难在悬崖上扎下根。
为了赶进度,他们每天早上7点就从住地出发,背上石斛苗和攀岩装备,骑着摩托车走10公里山路到达山丹霞岩,然后借着绳子、树藤、杂草,爬到山顶。
之后,就是最难的部分了。每人一根20毫米粗、 200多米长的尼龙绳,一头固定在山顶的树上,另一头拴在自己腰间,然后,慢慢退到悬崖边,脚轻轻一迈,他们就进入了只依靠经验而全无保护的万丈悬崖,腰间的绳索是唯一的生死令牌。
上到悬崖,是没有路的,需要有人徒手攀爬,把第一条绳子先固定在树上,其他人再借着绳子慢慢上去。
此次与孔令根一起来的,有他48岁的堂哥孔令松和62岁的伯父礼祥能。孔令根的家乡石城县至今仍是全国贫困县。孔令根只有小学毕业,他试过去城里打工,但也就是做些建筑工地的苦力活,赚不到什么钱。一直混到20岁,堂哥说服了他,加入了村里的采药队伍,开始在粤赣闽一带山区常年帮人种植采摘石斛。
爬到了一半,孔令根和老乡们坐在山洞休息。为了保证安全,节省体力,通常他们都要在中途休息调整15分钟后,再继续往上爬。
最初时,交通不便,为了赶采摘的季节,他们常常背着锅碗瓢盆和棉被,吃住在潮湿的山洞里。直到最近几年,有了摩托车,才避免了风餐露宿,但“农村人的出路,也就这样了”。
山里的气候多变,为了躲雨,药农们在山顶搭建临时避雨棚。
由于自然产量低,中国境内的大部分铁皮石斛如今都是在大棚内种植。然而,在药材市场上,崖壁种植与大棚种植的铁皮石斛价格相差最高可达10倍,连枝带叶每公斤可卖4000元。利益推动了铁皮石斛的野化种植。
泰宁因为自然环境适宜,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生产基地。据统计,截至目前,全县已有丹霞崖壁原生态栽植企业8家,专业合作社4家。若按种植的崖壁面积算,已有8000到1万亩。泰宁县林业局相关人士估计,去年全县铁皮石斛年产值约为4亿元。
然而,最关键的丹霞崖壁种植环节,依然只能靠孔令根和他的老乡们,肩背手种。每到种植季节,他们每天要在悬崖上挂8小时,虫叮蛇咬,是家常便饭,累了,也只能在崖洞里稍事休息。一天下来,每人能种200平方米,赚320元。为了增加收入,种植季一过,他们就进山去,采摘纯野生的铁皮石斛卖钱。
59岁的药农孔令云,性格耿直,非常乐观。仅靠30几年的悬崖采药,就让全家脱了贫。
空中种植非常消耗体力,为了解闷,他们喜欢用手机听音乐。音量调到最大,身体随着节奏在悬崖上晃动,艰苦的劳作瞬间化身为游戏般的荡秋千。
孔令根最喜欢听旭日阳刚唱的《春天里》和迟志强的《流浪歌》,听到高兴处,他情不自禁地大声哼唱几句:“如果有一天/我悄然离去/请把我埋在/这春天里……”闷热、潮湿、危险以及生活的无奈,都在这歌声中消散了。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